台灣會館32週年慶
(197期, Summer 2018)
紐約法拉盛的台灣會館在6月 24 日舉行了第 32 週年慶,兩百多位嘉賓齊聚會場力挺會館牽繫臺僑的貢獻,今年以「喜樂台灣」為主題,並邀請兩位重量級演講者為台灣會館增添氣氛第一位台灣會館副理事長李光瑤的公子李致一。李致一醫學博士在台灣會館的 32 週年慶上演講時分享,自己在求學時期讀到老子的著作——《道德經》,至今仍然受益匪淺,且說我們第一一定要心存善念、第二是心態平和、第三他是說,敢於不去當第一名,就是不要故意很勉強去做第一。
第二位則是邀請學者、媒體人彭文正。彭文正博士以《充滿希望的臺灣》為題演講,他鼓勵台灣民眾要堅守正面的價值觀。且表示覺得台灣要做的是堅守一個價值,一個民主的價值、一個良善的價值;他相信,在既有的價值基礎上,社會要改革是可以獲得更多的支持的。且分析台灣現勢時,不忘提醒海內外鄉親,島內有很多電視台都有中資介入,如果讓中共勢力滲透至掌控臺媒,國家安全甚慮,希望大家要認清這項危機。彭文正博士也引用了狄更斯的名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來形容台灣好壞兩面的變化與處境,並從一些事實為基點跟僑胞分享台灣所面臨的挑戰與機會。
彭教授提到台灣面臨司法改革及年金改革等大事,舉凡改革就會經歷既得利益者或不同階層人士的挑戰,但這是改革必經之路。他認為這是一件困難的事但也是一項轉變契機。如果台灣民眾堅守良善的價值觀,在面臨改革挑戰時,就能獲得更多的支持。他表示雖然目前台灣內部諸事重重,但不是都為壞事,端賴用何種心態去看待而定。現在每件事都攤在陽光下,如果主政者有魄力就能解決,因次他對台灣的未來仍是充滿希望的。兩人精彩的演講吸引不少僑胞遠道而來。
紐約台灣會館理事長方秀蓉:「會館是紐約台灣僑胞的家,是讓大家有一個地方聚在一起,共同回
憶慶祝家鄉的一切。」這次台灣會館準備了豐富台菜還有傳統台灣歌謠表演,讓貴賓宛如置身在台的情境。大家吃著炒米粉,唱著望春風,談著台灣事,台灣會館承載著台僑的故鄉情,在異國繼續讓台灣客取暖共舒鄉愁。